黄金城集团

近来,全国多地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看着疫情数据表上不断往上蹿的红线,民众的心理煎熬程度也随之倍增。照这种形式发展下去,啥时候是个头?毒株不断变异,假如不幸中招了,如何扛过去?假如家里有人感染了,如何让其他家人避免感染……诸多的不确定性,让人越想越心慌。

毒株百变,以不变应万变

实际上,自新冠疫情爆发之初,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教授就多次强调新冠病毒一定会出现变异,并提出应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后续,国家也反复强调了预防新冠的“以不变应万变”策略,具体包括:接种疫苗、做好卫生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加强运动锻炼,以及加强营养的摄入。

临床观察发现,尽管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但可以肯定的是: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以及基础营养状况较差的人群,感染新冠后更易发展为重症,且预后效果更差、死亡率更高。

这也给了大家揭开了新冠的一层面纱:虽然它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传染性非常强,但在攻击对象上,免疫力强的人感染的概率更小,就算感染了,自愈的几率也会更大。

特医食品:为人体免疫力加码

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营养和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以食为天,吃是为了获得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保证营养能够使人体免疫细胞处于最佳战斗状态。

虽说这些营养素能从五谷杂粮,禽鱼肉菜中获得,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群的是无法正常、足量地食用这些食物的,如婴幼儿、部分妊娠反应较严重的孕妇、存在吞咽障碍的老人,以及部分患有基础疾病的病人等。

这些人是人群中的少数人吗?显然不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部分人,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营养支持,如人工喂养的婴幼儿,需补充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他人群,可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目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婴幼儿配方粉在我国民众中的普及率已相当高。但同属于“特殊食品”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普及率,还有待大大提升,这和我国特医食品起步较晚有关。

当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临床数据证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于改善人体营养状况、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疫情流行的非常时期,特医食品的临床价值尤其凸显,从预防的层面看如此,从治疗的层面看更是亦然。

特医食品在新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主要还是靠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重症新型肺炎患者由于出现感染、发热等症状,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及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极易出现严重营养不良。

而营养不良会加剧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及免疫功能障碍,致使感染难以控制。

■ 这里讲一下“营养不良”的概念。大众概念中的营养不良,往往以肉眼可见的体重明显下降、肌肉消耗严重为特征。而事实上,当个体出现这些情况时,很可能已经是营养严重不良的级别。

患者感染新冠后,体内消耗较多、且正常饮食可能无法足量提供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若这些营养素得不到及时的补充,那么患者的营养不良就已经开始了。尽早通过补充特医食品给予全程营养支持,能很好地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促使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及能量代谢趋于平衡,让免疫系统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能力打败病毒,从而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成功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说明其致病力在不断减弱。但新冠病毒自爆发以来一直不变的是:传播隐匿、潜伏期缩短,多数感染者由于初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极易传染给他人……

基于这样的研判,黄金城集团更该坚定“以不变应万变”的防疫措施,坚持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锻炼,加强营养补充。恰恰是这些最基本的手段,能最大程度帮助民众和国家减少在防疫上面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

无论是应对新冠,还是其他疾病领域,以特医食品为载体的营养治疗都应属于基础治疗地位。毕竟,当前有待人类研制开发的“特效药”有无数种,而在这些“特效药”诞生之前,人体免疫力就是对抗疾病最有效的“药物”。